省經信廳發布湖北省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發展報告




11月21日上午,2022中國5G+工業互聯網大會湖北專精特新專題論壇在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。省經信廳黨組書記、廳長劉海軍在論壇上發布《湖北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報告》。
劉海軍說,近幾年來,我省專精特新企業后發爭先、異軍突起,以超越姿態贏得非凡成果。一是整體數量跨越增長。2022年工信部第四批認定專精特新企業認定4328家,我省獲批303家,占比7%;全國排名第6位、中部第1位。兩年內總量由全國17位升至第8位,由中部第4升至第2位,在全國占比提升至5.26%。二是重點地區發力沖刺。武漢市占比約43.8%,總數達到207家;特別是今年第四批國家級認定中,武漢市158家企業入選,數量較前三批增長222%,增幅全國城市第1,新增數量居全國城市第4,僅次于北京、深圳、上海。宜昌、襄陽總數分別達到52、46家。三是中小民營主導支撐。我省前三批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中,中型企業占比超過50%;第四批企業中,小型企業數量超過中型企業,占比約56.1%。民營企業在全部專精特新中的比例約81.4%,是名副其實的主導力量。
劉海軍說,湖北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動能強勁、貢獻突出,在應對復雜的外部環境和風險挑戰中韌性更強、后勁更足、潛力更大。2021年,全省47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營業收入、利潤總額增長33%、37%,分別高于全省規上工業平均水平13.7、10個百分點。一是聚焦主業,關鍵領域勇挑大梁。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收比重達到90.65%,其中九成以上占比超95%。從事特定細分市場的平均時間達16.46年,在我省優勢產業鏈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二是高質高效,精細管理走在前列。已有66.63%的企業產品獲得發達國家或地區權威機構認證,99.51%的企業獲得相關部門管理體系認證,83.37%的企業實現業務系統向云端遷移。三是苦練內功,獨門絕技搶占市場。主導產品國內平均市場占有率達31.4%,其中19.7%的企業市場占有率達50%以上。四是銳意創新,技術攻關永攀高峰。43.1%的研發投入占比達到3%至5%;39.1%的企業達到5%-10%,創新成果在原材料、裝備、核心零部件等多個領域填補了產業鏈短板和空白。
劉海軍說,湖北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的培育土壤深耕厚植、生機無限。一是常態化培育機制已形成。系統性優化了省級申報規則和申報程序,變每年固定窗口期為全時段常態化,做到隨時申報隨時受理。對申報企業進行個性化診斷服務,提升工作精準度。二是全方位工作合力已凝聚。面向新興特色產業鏈,篩選一批專注于細分市場、主營業務突出、競爭力強的中小企業,收集入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培育庫3000多家。三是高強度政策體系已構建。出臺了《制造業優質企業梯隊培育方案》《關于金融支持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》《省級隱形冠軍培育三年行動方案》《推進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設的若干措施》等政策,從研發平臺獎勵、技改獎補、稅收優惠、融資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。
劉海軍表示,下一步,我省將按照“儲備一批、培育一批、提升一批”的原則,實行梯次培育、動態管理,建立創新型中小企業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、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的梯度培育體系,抓緊培育更多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,努力構建我省優質中小企業的支撐力量,為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作出更大貢獻。